高等数学教研室 王建军:浅谈《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编者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于5月中旬启动以来,数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项活动,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成立数学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深入开展工作。通过举办总支书记、院长、教授、三类负责人、博士、教研室主任、学生工作等论坛,共收集整理心得体会70篇。数学学院经过层层筛选,将以专栏形式陆续刊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法和真知灼见,以期营造更加热烈的讨论氛围,更加全面深刻地剖析问题,更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更为有力地推动数学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发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特别强调发挥课堂教学教育价值,每一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学思结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动力,成为激励自己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定位
《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立足规律的通约性和普适性。《高等数学》课程中问题的提出、解决、结论等等,一般具有浓厚的实际背景,经由严谨的推理、论证,因此,其结论往往具有普适性,同时,这也决定了它是一门来自于现实,又回归于实践的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定位应从:实际到理论方法,再到实践应用——这个过程来挖掘,应能发挥《高等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由理论、实践到内在精神动力的转化,由知识的累积到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高等数学》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通识课,教学特点是学时多、难度大、抽象性强,但它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际背景、人文内涵,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可以借助强大的科学性与深刻的实际背景、规律的发现历程与丰富的人文内涵、数学规律抽象性与唯物论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以这个结合体为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科学性与实际背景的融合。科学性是指《高等数学》课程具有严密的推理、演绎、论证等过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实际背景是指科学问题产生的根源,如物理学、经济学等。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坚定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信念,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才能使抽象度高、理论性强的《高等数学》课程上出“思政味”。例如:讲述《高等数学》课程中“导数的定义”这一节内容,从——几何上的切线问题、物理学上的速度问题、经济学上单件产品的成本问题——这样的实际背景出发,建立导数的概念,明确变化率这一数学思维模式,就可以使数学定义与实际背景联系在一起,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课后再给学生留下课外拓展:(1)哪种类型的问题可以考虑用导数这种工具来解决。(2)用导数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此课堂设计遵循了:实际——理论方法——实践的方式,使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知行合一,赋科学信念于课堂,寓思政教育于课程。
(二)发现历程与文化内涵的契合。规律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历经几代人的探索、总结,充满了艰辛,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很高的学识,还要具有坚韧的品质和锲而不舍的追求。《高等数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授课时,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内涵,培育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特别应着力挖掘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作为传承点,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保护、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例如:在讲述《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第二个重要极限时,可以简单介绍欧拉(Euler)的生平贡献,特别是他几近失明后,依然坚持对数学的研究,最终成为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可以通过这个励志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对坚毅思想品质的追求,使他们明白只有拥有这种品质才能扛起未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再比如:在讲述《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无穷小概念时,可以引入《庄子》中的名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可以引入古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淡出视线,刚好契合了无穷小逐步趋向于零这样一个数学思想。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培育学生对于数学美的认识。另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无穷小这一概念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体会规律发现的艰辛,使他们能够珍惜当前的学习时光。
(三)数学规律的抽象性与唯物论辨证法的交融。《高等数学》是一门典型的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数学规律是抽象的,往往包含了事物的两个方面,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深刻挖掘《高等数学》定义、定理、方法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让自己从重授知识逐步转变为重剖析思想;另外,润物细无声,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事物的正确的观察方式,对问题辨证的思考方式。比如:讲述《高等数学》课程中函数的微分这一节时,在几何直观上让学生明白“以直代曲”的深刻含义;讲述《高等数学》课程中无穷级数这一章时,可以选出很多具体的实例,通过级数收敛的定义,让学生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课程中这种知识点很多,只要我们足够用心,我们必然可以通过课堂达到锤炼学生思想的目的。
三、《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展望
(一)课程思政生成环境。选择丰富的教学资源:历史材料、视频、微积分发展史,软件:几何画板、Matlab、Geogebra、Mathtype、Latex等;声色并举的教学环境:利用生光电等立体教学手段,线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
(二)课程思政互促效果。“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应是数学教学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蕴含着思政的凝练,学生世界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的热爱,对于课程方法的掌握。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无论对于课程本身,还是对于学生思政的锤炼都大有裨益。要做出好的数学思政案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集思广益,提升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